茶马古道研究会就在大石桥东边,一块不起眼的牌子挂在一间土木结构的瓦房外的屋檐下,牌子下一串马铃
我们在小河边凝视丽江茶马古道研究会的牌子,听着悠远的马铃声
坐了将近两个小时,我想,应该去研究会看看看,有机会,去拜见下下布农
这时候,黄昏已经到来,古城里灯光蒙胧
我和陈杰站起身来,不过几步就到了研究会的正门
门内亮着桔黄色的灯,室内典雅而温馨
再往研究会里走,映入眼帘的,全是马铃!墙上挂的,铺前挂的,都是铃铛
大石桥的铺面,是古城的黄金地段,这里可以卖玉石珠宝,可以卖药材,可以卖其他的能赚钱的东西,但研究会里却偏偏只卖马铃
据说,研究会的马铃,已经卖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,各种不同肤色的人,都看好研究会的马铃
但可以这么说,并不是马铃有多值钱,他们看中的,只是由马铃带给他们的马帮精神
外国人,中国人,都从马铃的响声中认识丽江的马帮
研究会里的马铃,源于马帮
但这里铃铛比过去马帮使用的铃铛更小巧,更精致
在铃铛下方,还有一个圆形的木板,上面绘有精致的图画
但这些画,大多以古城的风景点为主,以西藏风景为主,每一幅画都是茶马古道上的创意,每一幅画当然都出自布农手笔
据介绍,这种铃,也称之为“布农铃”
是茶马古道研究会的创办人布农先生开发挖掘出来的马帮文化商品,并在日本注册
作为一种旅游产品,小小的马铃,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
研究会里一位漂亮的小姐在给我们介绍布农铃时说:“这里的铃有两种,一种是公铃,一种是母铃
在茶马古道上,男性戴帽子,所以公铃的头比较大,女性不戴帽子,头就比较小
”说完小姐笑了笑
这是一种由马帮文化演变而来的铃,它凝聚着一部马帮生活史,是马帮生活的一个缩影
一年来,这种铃已经响遍几大洲,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
不了解马帮和茶马古道的人,能从这种铃声中去感受到茶马古道的苍茫,马帮意志的坚韧
即日的儿童们有搜集、大哥大、电视等百般电子产物,暑假功夫呆在空气调节屋子里历来不须要也不敢出门,这也让蝉儿们缺乏了多数个小天敌,也许是引导它们洪量繁衍的启事吧
然而我总感触即日的儿童们缺乏点儿什么!
见她这副形象,有些男人免不了会产生一些心思,一递一进地跟许朝晖调情
哪知许朝晖根本就不怕你这一套,她粗话随口就来
她说的那些粗话是如此新鲜,乡村男人们闻所未闻
乡村男人再野,说到性的话题时也都以动物作比的,再直接点也不过唱唱山歌民谣
比如我们那里山上有首歌是这么唱的:“太阳落土四山黑,我给娇娇借个歇,大床窄来铺盖短,娇娇睡得我睡得
”河坝有首歌是这么唱的:“情妹当门一条河,情妹洗衣打湿脚,衣服沉到河里头,莫沤莫沤我来摸,摸了衣服不过瘾,情妹你可知哥的心?”而许朝晖对这些根本就不屑一顾,在她看来,这些歌谣都已经太老土了
她说的野话要直接得多,弄得那些自以为见多识广的男人无不耳热心跳
逛古城的时候,他和她有意无意的走在了我们的后面,每次回头去寻找他们的时候,总是看见她幸福的笑容,他牵着她的手,两个人漫步在游客中间,显得那么的和谐与快乐
16、好听的话别当真,难听的话别较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