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复沾圣化】 退海之地,曰沾化
海,是渤海,地,是鲁北地
海风吹来,径直吹翻开的,是,古老而发黄的纸页,先是恍如隔世:煮海为生,与动荡匪事
然后,是招安,渐次逼近细微的民间生活
然后,一位名叫龚遂者于公元1195年临渤海郡,大治,遂以“复沾圣化”名县
几百年后,当地一位后来的前清诗人李钟峤充满赞美地写道:“遥瞻紫气山连海,耕钓更堪如画图”
几百年后的公元2006年9月5日——6日期间,一个更为晚的初次造访者看到的是:复沾“盛”化,是平静而幸福的生活,还有他对东经117°45′——118°21′、北纬37°34′——38°11′这一地理区域内人民的祝福
广袤的土地,象大海,平静之下,是涌动,是内心的私秘
宽广无边,是包容、隐忍,是对我,一个微小如米粒的过客的盛情,以及对祖辈栖居于此的三十余万人的养育
是,令这一微小过客所景钦者:济北二李,郭本道,罗清泽,吴开晋,魏尊昌,兰尊侠
这是他们的沾化,是他们的生地、栖地、养育地
他们饱含深情地写下:复沾圣化,抑或复沾盛化
进厕所了
儿媳妇该露不该露的地方,老公公看见了
好像不是有意的
老公公给儿媳妇这样一个错觉,口中遗憾语:天要下雨了,上厕所还要排对啊!
Z是本地人,他的家就在学校附近
十年寒窗,从终点回到起点,绝非他之所愿,所以他很不安份,像所有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样的不安分
当初报考师范是为了跳农们,当他回到乡下教书后,他后悔了,他认为自己是能考上大学的
他很快成为全乡人注目的焦点,他的衣着打扮,说话举止让那些整天在地里劳作的农民很看不顺眼,骂他是假洋鬼子
他为这地方创造了多项第一:第一个穿风衣,第一个打领带,第一个往头发上洒香水
校长对他也很不感冒,尽管他的书教的不错
校长看出了他的野心,他除了上课,空余时间总是拿着高中课本复习,他想参加高考
按照当时的规定,教师至少要工作三年以上才可以报考高等院校
一个刚刚工作的教师,就想跑,校长能不急吗?他到底背着学校参加了那年的高考,成绩不错被一所大学录取了,可通知书被教育局扣住了
Z跑去找领导理论,不但没要回通知书,反被领导狠狠的批了一顿
他一气之下,失踪了好几天,最终在峨眉山找到他
他站在舍身崖上坐了一个晚上
人们都以为他去那里寻短见,那个时候有许多失恋的年轻人去那里自杀
回到学校后,他剃了一个光头,课堂上让学生笑个不停
她是犯得着去爱,去珍爱
不妨求亲并把本人的十足托付给她
她一致是一个不会侈靡着享用,不会为了好胜心的破坏糟蹋每一分钱
更加是有一次我听着她说丢了钱,看着她吃着几毛钱的零嘴果腹
固然她不是第一个做到的,但我身边所体验第一个不妨用27块钱渡过一个星期
而且没有向谁借一分钱,同声也中断着谁向他积极地向她借钱
我越发坚信她犯得着我去追,去爱,去匹配的人
但是像一把刀要划破万里青天似的,响亮的机声遽然响起来
这是咱们本人的铁鸟
声响如许宏大,它驱除了这个园子的宁静
我要放下笔到天井中去看天际,看那些背负着金色阳光在蓝空里闪烁的灰色大蜻蜒
那是如许时髦的场合